帕金森是神经内科比较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,也是被第一批被收入到我国罕见疾病目录的病种,其发病的机制是全身神经系统的改变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功能的障碍,新的研究表明
帕金森的发病和大脑中的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有关,在临床上并没有特效药,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。
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具有特征性的运动障碍,包括静止性震颤、肌强直、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。同时还伴有非运动障碍,包括睡眠障碍、便秘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精神认知障碍等。近年的调查数据表明,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,每10万人口中约有1700名患者。50岁之前的人,较少患病,平均患病年龄大约为60岁,随着年龄增长,患病的概率显著增高。男性患者稍高于女性。一般认为帕金森与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有关。
帕金森发作时会出现哪些症状?
帕金森病的患者,一般以静止性震颤为首发症状。患者一侧上肢手在静止时,会出现明显的不自主抖动。随着病程的发展,抖动会越来越明显。同时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运动迟缓,表现为患者手指的精细动作变得缓慢而不灵活。日常生活中使用筷子、系纽扣等动作会变得笨拙。还有姿势平衡障碍,患者在进行体位转移或者行走时,启动变得困难,通常会出现慌张步态。另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便秘、睡眠障碍以及焦虑、抑郁等问题。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,帮助患者延缓病程。
帕金森属于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,在老年群体的发病率比较高,其发病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,多是散发性疾病,其发病原因多于情绪、基因及环境因素有关,帕金森发病时的症状主要是身体的颤抖,在发病的早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,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严重的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,帕金森的治疗在临床上并没有特效药,只能通过药物治疗延缓病情的发展,因此需要做好帕金森的预防工作。